可控硅調光原理
可控硅工作原理
電源一接通,220V經過燈泡VR4 R19對C23充電...由于電容二端電壓是不能突變的...充電需要一定時間的...充電時間由VR4和R19大小決定...越小充電越快...越大充電越慢...當C23上電壓充到約為33V左右的時候...DB1導通..可控硅也導通...可控硅導通后...燈泡中有電流流過...燈泡就亮了...隨著DB1導通...C23上電壓被完全放掉...DB1又截止...可控硅也隨之截止...燈泡熄滅...C23上又進行剛開始一樣的循環...因為時間短人眼有暫留的現象,所以燈泡看起來是一直亮的...
充放電時間越短...燈泡就越亮...HE HE..反之...R20 C24能保護可控硅...如果用在阻性負載上可以省掉.如果是用在感性負載,比如說電動機上就要加上去....這個電路也可以用于電動機調速上...當然是要求不高的情況下...
這個電路的優點是元件少,成本低,性價比高...缺點是...對電源干擾比較大,噪聲大...驅動電動機時候在較小的時候可能會發熱比較大...
可控硅相當于可以控制的二極管,當控制極加一定的電壓時,陰極和陽極就導通了。
可控硅分單向可控硅和雙向可控硅兩種,都是三個電極。單向可控硅有陰極(K)、陽極(A)、控制極(G)。雙向可控硅等效于兩只單項可控硅反向并聯而成。即其中一只單向硅陽極與另一只陰極相邊連,其引出端稱T2極,其中一只單向硅陰極與另一只陽極相連,其引出端稱T2極,剩下則為控制極(G)。 1、單、雙向可控硅的判別:先任測兩個極,若正、反測指針均不動(R×1擋),可能是A、K或G、A極(對單向可控硅)也可能是T2、T1或T2、G極(對雙向可控硅)。若其中有一次測量指示為幾十至幾百歐,則必為單向可控硅。且紅筆所接為K極,黑筆接的為G極,剩下即為A極。若正、反向測批示均為幾十至幾百歐,則必為雙向可控硅。再將旋鈕撥至R×1或R×10擋復測,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,則稍大的一次紅筆接的為G極,黑筆所接為T1極,余下是T2極。
2、性能的差別:將旋鈕撥至R×1擋,對于1~6A單向可控硅,紅筆接K極,黑筆同時接通G、A極,在保持黑筆不脫離A極狀態下斷開G極,指針應指示幾十歐至一百歐,此時可控硅已被觸發,且觸發電壓低(或觸發電流小)。然后瞬時斷開A極再接通,指針應退回∞位置,則表明可控硅良好。
對于1~6A雙向可控硅,紅筆接T1極,黑筆同時接G、T2極,在保證黑筆不脫離T2極的前提下斷開G極,指針應指示為幾十至一百多歐(視可控硅電流大小、廠家不同而異)。然后將兩筆對調,重復上述步驟測一次,指針指示還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幾至幾十歐,則表明可控硅良好,且觸發電壓(或電流)小。若保持接通A極或T2極時斷開G極,指針立即退回∞位置,則說明可控硅觸發電流太大或損壞。可按圖2方法進一步測量,對于單向可控硅,閉合開關K,燈應發亮,斷開K燈仍不息滅,否則說明可控硅損壞。
對于雙向可控硅,閉合開關K,燈應發亮,斷開K,燈應不息滅。然后將電池反接,重復上述步驟,均應是同一結果,才說明是好的。否則說明該器件已損壞